2025年5月18日,由广西大学主办,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中国—东盟研究院承办的“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专家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会议现场
广西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夏国恩,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原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胡锁锦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沈铭辉主持开幕式。

沈铭辉主持开幕式
夏国恩在致辞中指出,广西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在面向东盟的区域国别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产出一批新的标志性成果形成研究机构与二级学院教研相长、学术智库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良好局面,形成鲜明的东盟办学特色、独特的东盟研究特色。他肯定了中国—东盟经济学院和中国—东盟研究院以经济引领、数据引领的“一实二引领”研究模式。最后,他希望本次会议能积极探索研究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借助各位专家的力量推动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的建设发展。

夏国恩致辞
胡锁锦指出,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周边关系稳固发展,周边外交是我国的重点聚焦,本次专家研讨会恰逢其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强调,广西大学是广西乃至全国研究东盟区域和国别的重要智库,凭借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承载实施国家对东盟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他提出,未来一是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学者专家队伍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教育学校交流。二是集中力量围绕中国东盟合作热点重点攻关。三是打好国别研究基础,进一步加大投入,网罗人才,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国家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东盟事务的参谋助手。

胡锁锦致辞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学术院长李光辉做中国—东盟经济学院2024年工作成果与未来工作计划汇报。

李光辉发言
专家研讨环节由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执行院长梁运文主持。商务部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专家、原院长柴海涛作为专家代表进行发言。

梁运文主持研讨环节
柴海涛从全球格局变化与区域发展需求出发,系统分析了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对外开放趋势,分析了亚太经贸圈出现的新问题,指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将更为紧密,周边关系将为我国的对外合作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也将愈发明显。他提出,广西要更加重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这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战略思路和实践指引。

柴海涛发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二级巡视员胡江云,广西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古小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等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就如何加强中国—东盟经济学院建设,发挥专家委员会智囊提出宝贵意见。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业界精英,共同探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新趋势,交流合作经验,为中国—东盟研究献计献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等智库机构、高等院校的领导及专家3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合影留念
文 字:吴星仪
编 辑:李叶秋
一审一校:罗传钰
二审二校:杨 璞、公 正
三审三校: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