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简介
中国—东盟经济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成立于2024年4月,是教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对广西重大方略等要求,依托广西大学而设立。
学院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广西大学成立的经济学系,首任系主任是中共一大代表、著名思想家李达先生,至今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东盟研究起步较早,1995年成立东南亚研究所,至今有30年的历史。中国—东盟经济学院以战略资政、信息咨询、聚才育人工作为重点,紧密对接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东盟国别及东盟+等国家战略和部委需求。
学院的目标是建设中国—东盟区域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聚焦东盟的区域国别研究基地、中国—东盟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地,中国—东盟研究特色智库和中国—东盟信息交流中心。
学院以“应用经济学”和“区域国别学”(新筹建)两个学科为基础,下设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三个本科专业,并正在筹建区域经济学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金融学、国际商务、保险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开设有当前全国唯一的边疆经济学和特色鲜明的中国—东盟与国别经济两个研究生招生方向,积极培育、申建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国别与区域经济学硕士点。
学院突出“东盟”和“边疆”两大特色,应用经济学凝练了四个研究方向,具体包括:中国—东盟金融理论与实践、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边疆经济与区域治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区域国别学分为四个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区域国别学理论方法、东盟区域与国别经济、中国—东盟区域治理、越南国情研究等。学院现有教职工80人,学生1700人,其中本科生858人,研究生703人、博士生109人;按研究方向组建形成了以国内外专家为指导,广西大学研究团队为基础的研究团队。
学院以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等系列平台为支撑,与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并轨运行,扎根中国、面向东盟,打造杰出经济学人才高地、经济学研究和智库服务基地,致力建成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一流经济学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贡献力量。
专业介绍
经济学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制四年,经济学学士学位)
广西大学自1937年起设置经济学系,开始招收经济学专业学生,专业建设历史悠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经济建设专门人才,至今已积累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力量强大的师资队伍。2020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立足广西发展、服务西部振兴、面向东盟开放,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和良好的外语水平,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了解当代经济学发展前沿和实践,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法、发展经济学、资本论选读、经济思想史、博弈论、大数据分析、实验经济学概论、中国-东盟经贸专题、当代中国经济、经济发展前沿专题、创新创业虚拟仿真实训等。
培养特色:以“崇尚经济科学、培育时代新人”为培养理念,突出对学生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形成了“经济理论、古今比较、量化分析、探索前沿”的专业特色。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知识面较宽、适应性广、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从事综合性或专业性经济管理、经营咨询与决策、宣传策划以及经济理论研究等工作;也可在经济学各分支领域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出国留学深造。
经济学专业-近年毕业生主要去向

金融学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制四年、经济学学士学位 )
广西大学金融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可追溯至1941年广西大学会计银行学系的成立。多年来,广西大学金融学专业已经形成一支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金融专门人才。2019年,金融学专业入选第一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2年广西第一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中获评为最高等级的“五星级”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应用数学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良好的外语水平,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金融分析、金融业务操作技能、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开放、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银行、证券、保险、其他企事业单位、金融理论研究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和研究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金融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保险学、金融工程学、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双语)、银行综合理论与实践、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随机分析、Python大数据分析、金融数据挖掘、互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等。
培养特色:
(1)导师制培养。以本科生导师制为特色(如:第五学期开始配备导师、开设导师制课程、根据导师的要求和研究方向来选择专业选修课)的普通本科生培养模式。
(2)强数理基础。开设高等数学B(上、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文)、统计学原理、金融随机分析等,为学生后续深造奠定良好基础。
(3)紧跟前沿发展。在人才培养中通过开设Python大数据分析、金融数据挖掘、互联网金融以及区块链金融等课程,紧密跟踪业界发展前沿。
(4)强化实务实训。通过科教融合、产学研合作、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等方式建立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实践教学。
就业去向:毕业后可在银行、证券、保险、其他企业(事业)单位、金融理论研究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和研究工作;也可在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如出国留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等。
金融学专业-近年毕业生主要去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制四年、经济学学士学位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广西大学重点建设专业,是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支撑学科,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软科中国全国排名评级为A,是广西大学8个排名为A的专业之一。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基本政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发展前沿和实践,熟练使用一门外语和现代信息技术,并以人文情怀培养为底蕴,扎根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拥有全球视野,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2.主要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投资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国际结算、跨国公司运作与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国际物流管理、商务英语听说、跨文化管理、计量经济学、大数据分析等。
3.培养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形成了“国际化、实践性、创新型”的专业特色,具体表现为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树立起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良好职业道德理念,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国际,尤其东盟、粤港澳大湾区对国际贸易、商务和投资人才的需求,注重理论功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
4.就业去向:能够在涉外贸易投资类企业、政府商务外贸部门、银行国际结算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从事进出口贸易、管理、调研、策划、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近年毕业生主要去向

名师寄语

“经邦济世,启智创新。在思想领先、商贸繁荣的沁润之中,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走过了数十载春秋,薪火相传,名家辈出,学院始终坚持“勤恳朴诚、厚学致新”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孕育优秀学生、培养新时代国际一流人才为崇高使命,成为在经济研究领域、金融市场以及政府机构服务的重要人力资源的摇篮。学院着力打造全国一流边疆经济学学科体系,服务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广西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我们热忱欢迎有志于为中国经济绘制美好蓝图的莘莘学子报考中国—东盟经济学院!”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学术院长李光辉博士、教授、博导。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血脉。金融体系的发展为中国社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国的资本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广西是中国金融面向东盟的开放前沿。欢迎各位考生报考广西大学金融学专业!”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学术院长何诚颖博士、教授、博导。

“金融的精妙之处在于能够规避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学习金融知识有助于锤炼金融思维,更好地应对工作生活中的风险、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从而实现美好梦想。诚挚欢迎各位考生报考广西大学金融学专业。”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副院长谭春枝博士、教授、博导。

“金融是一门跟时间和风险打交道的学问,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驾驭未来的不确定性,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文明演进的底层逻辑。热烈欢迎同学们报考广西大学金融学专业!”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副院长梁权熙博士、教授、博导。

“经济学探索如何通过选择来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人生同样充满了选择,热烈欢迎大家选择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经济学专业!”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经济学系覃巍博士、教授,广西第十八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未来世界充满不确定性,金融危机、重大公共安全卫生危机以及战争等黑天鹅事件此起彼伏。金融学是一门帮助人们更好应对未来风险的学科专业,能够让您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科学决策,优化投资,实现心中梦想。诚挚欢迎各位考生报考广西大学金融学专业!”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金融系曾海舰博士、教授、博导。

“经济学是关于效率的科学,效率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也是人生进步的基础。”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经济学系张林博士、教授、博导。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国际贸易在你我手指间舞动,让每一个致力于走出国门、驰骋全球的你实现心中梦想!诚挚欢迎各位考生报考广西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刘主光博士、教授、博导。

“广西具有与东盟国家海陆相通、山水相连、人文相近的独特优势。为有效服务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加快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需要您在广西大学与我们一同书写辉煌,贡献智慧和力量!诚挚欢迎各位考生报考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金融系陈新建博士、教授、博导。

“国际经济与贸易,作为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不仅增进了国家与企业间的商贸交流,更为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搭建了一个能够俯瞰全球、施展才华的绚丽舞台。诚挚欢迎各位考生报考广西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携手揭开全球商业经济的神秘面纱,共同绘制人生的精彩画卷!”
——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院长助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博士、副教授、硕导
校友风采
庄炎林,经济学专业1941级本科,曾任中国侨联第四届主席、党组成员,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蓝天立,政治经济学专业1996级在职研究生班,现任二十届中央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党组书记。
廖 林,农业经济专业1985级本科,政治经济学专业1993级研究生班,现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肖莺子,政治经济学专业1997级在职研究生班,现任海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莫恭明,政治经济学专业1997级在职研究生班,现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苏道俨,工业经济管理专业1984级,1992级研究生硕士学位进修班,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
章远新,经济管理专业1978级本科,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十二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
尹建国,政治经济学专业1978级本科,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主任和防城港市市长,曾任广西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
崔佐钧,经济学专业1986级本科,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自治区电影局局长。
程名望,国际贸易专业2001级硕士研究生,“东方学者(上海市特聘教授)”“曙光学者”“浦江人才”,现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公共管理系系主任,教授、博导。
何春梅,金融学专业1987级本科,现任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覃 勇,金融学专业1985级本科,现任中国人寿保险广西分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广西分公司总经理。
活动图片
2022年第六届中国边疆经济开放发展论坛

2023年第二届“金融与发展”国际论坛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刘明康主讲“低碳绿色发展”讲座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

我院与广西建工集团国际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实践教育基地

我院与中外运广西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实践教育基地

我院与广发期货南宁分公司共建校企实践教育基地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开展与企业的实践训练营结业典礼

首届世界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冠军队员表彰座谈会
我院师生赴泰国清迈大学游学

我院学子参加2023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我院学子获2023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总决赛一等奖

我院国贸系师生赴钦州自贸片区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师生与不莱梅大学等3所德国大学师生在钦州

金融与财政系组织国海良时期货2021年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实习活动

学生参观珠海横琴规划展示厅

我院学子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金奖
